53文学 > 公主万万岁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风起龙城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星门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

一秒记住【53文学 www.53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正午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崔十一出门时尚且是条衣冠端正,剑眉星目的好汉,经过百姓热情的洗礼不断冲刷后,终于满脸憔悴的挣扎回来了。

    好惨,简直像被了一样。

    众人看天的看天,晃头的晃头,努力清空自己脑海中的马赛克想法。

    “朝大人呢”崔十一勉强问道。

    “朝歌大人说有事要处理,刚刚离开了。”薛莲摊手,对他表示深刻的同情。

    过午之后,热气渐渐积郁,正处于一天当中温度最高的时辰,书房四周的窗户被放下,桌上也换了碟新湃的樱桃。

    花木中鸟声啾啾。

    郡守府中的属从不算高绶嫡系,胆子也远不及红卉园中的人大,如今见到上司更换,也只是愈添了九分小心,更加谨慎的侍奉,奈何元家姐妹态度冷淡莫测,只好挖空心思,在细节上加倍周全讨好。

    元纤阿将起居暂时移到隔间里,和堂姐凑在一块,不知叽叽咕咕说些什么。

    “这是从象理院内档中抽调来的文书。”元纤阿靸着软鞋,半倚在小几上,笑道,“姐姐,你可知晓如今太府,少府两部收入如何”

    齐国财政分两个机构管理,太府寺主管国库太仓,少府寺则主管皇室内帑,两者从制度上来说各自独立,但由于皇族地位特殊的缘故,又难免存在许多交流。

    元孟冬微微点头。

    齐国朝廷收入的七成来自于农业税赋,每年太府会将部分收入拨往内帑,以供“禁中脂泽”使用,除此之外,内帑也有自己的收入来源,例如皇庄田地,各色商行,四方进贡等等。

    “我虽平时不在朝中,也听闻太府亏空已久,少府亦然。”元孟冬缓缓道,“户部曾多次上书,希望父皇开内帑救急。”

    元纤阿接着道:“原本户部尚可以勉励支持,可焉州连续三年大旱,又将形势逼至极限。”用笔管指着文书某处道,“从去年开始,除春秋两税外,官府开始更添新赋,将所需税额摊至各州郡,地下官吏渐渐以此为名目,开始大肆搜刮,太仓中每收到一文钱,百姓至少得纳十文。”

    元孟冬问:“各州皆设有监察御史,竟不能稍加遏制”随后便自嘲道,“上下一体皆是如此,想来他们即使不同流合污,也是难以管辖。”

    “姐姐说的不错。那些人仗着陛下性情仁慈厚德,非但不感激皇恩,反而变本加厉的中饱私囊,实在可恶。”元纤阿道。

    元孟冬内心苦笑,这辈子的亲爹性格究竟如何,身为闺女,她还是知道一些的,元纤阿所言“仁慈厚德”云云,翻译过来,就是软弱犹疑,遇事容易举棋不定。

    齐王也算尽力,虽勉强能够守成,但局限于个人性格才能,要他再进一步,实在是万万做不到了。

    这种性子带来最明显的恶果,便是文官集团日渐膨胀,对百姓的盘剥加剧,而各地驻守的武官也开始慢慢敷衍了事,对朝廷下达的指示阳奉阴违起来。

    元孟冬翻开文书细看,南部诸州自从被虞世安元帅率军攻克,纳入齐国版图后,便一直是产粮重地,但同样也滋生了数量巨大的贪官污吏,自她父亲登基以来,税赋便开始不断下滑,直到五年前,税赋才有回升趋势,去年更是一跃达到二十年来的最高点。

    “父王的封地处于南部,家严自从母妃去世后,便悲痛难以理事,遂使诸吏日肥而府库空虚。”元纤阿托着腮,神情幽幽,“我身为清河王承嗣女,见此景象,自然责无旁贷,可惜当年接管王府事务时尚且懵懂,竟敢妄图以一己之力去撼动东南官场,最终闹的不可开交。”

    元孟冬抚着堂妹的乌发,默默安慰。

    齐国元长宁素以狠戾扬名四海,源头便是此事,当年诸要员见清河王继承人年幼无依,难免不将她放在眼里,而元纤阿出身尊贵,如何忍的下这口气

    待双方撕破脸皮后,长宁郡主更是以各种由头,一气砍了近三百官吏,差点导致东南行zhengti系瘫痪,她自己也几度被谋刺,若非朝歌以命护卫,早就去地下见了。

    “回想当年旧事,实在亏了如今朝野冗官充斥。”元纤阿笑道,“虽然被杀的不少,可等着差事的人更多,才将局面艰难维持了下去。”顿了顿,接着道,“姐姐也知道,与都察院肃正百官风宪的清贵职责不同。象理院直辖于君王,常于暗中行事,搜罗情报,逮捕犯人,被朝臣斥为鹰犬,户部常以各种名目,拖延削减象理院经费。侍郎吴茶更曾有谏言,既然象理院仅听命于陛下,便该由内帑发钱,关太仓什么事。”

    元孟冬捂着额头喃喃:“蠢货。”稍微动动脑子便能明白,如果真把象理院的财政支持改成全由内帑负责的话,皇帝对象理院的控制便会近一步加深,朝中诸官便更没法子辖制他们,万一弄不好,便会演变成明朝的厂卫制度。

    “当时我为清河辖地的事焦头烂额时,正遇上象理院卿杨羽被司徒公一脉逼迫的山穷水尽,他们分为宫、商、角、徵、羽,文,武七部,架子铺的太大,耗费自然就少不了可是太仓已经不肯拨钱,内帑更加亏空已久,我便以父亲的名义上奏向皇叔陈情,借口南地繁华,主动要求负责解决象理院的财务支出。”元纤阿娓娓道来,“京中太仓和地方府库本就互相呼应,皇叔见我坚持,也就允了,给我挂了个少府监的虚衔。之后,便由象理院负责搜罗罪证,逮捕官吏,所有抄没的财产,再以彻查赃物的名义运回王府内库,供我支配。”

    元纤阿一面说,一面在纸上花了个两头连通管道的池塘,笑吟吟道:“记得姐姐曾经说过一个借鸡生蛋的敛财法子,以某种名目,将旁人的金钱暂时放在我这里,一头始终进,一头始终出,这个池子里便一直是满的,虽然这些钱财并不属于我,但我却始终有这么多钱财可以调用。”少女娇俏的耸了耸肩,“谁知道象理院查案子要多长时间等过个一年半载,我再将这些抄没的家产并入国库中,谁还能说些什么不成”

    元孟冬:“”她想起前世流行的某些理财宝,巨额的资金沉淀会带来大量的利率收入,尤其是沉淀时间还是自己说了算的时候,简直是白花花的银子从天上往口袋里掉,不由对堂妹的举动深感钦佩。

    “此外,既然如今象理院的财务不由户部拨款,那由他们出动抄来的财物,也不好按昔日的成例没入太仓,得给内帑多分配些才是。”元纤阿柔声道。

    内帑的财务属于皇室私人所有,元孟冬觉得她亲爹一定对此表示过赞成。

    花外绣阁,暖风轻轻拍着竹帘,榻上锦帐斜,一双妙龄少女正执手相看,眉眼都带着笑意,她们两腮轻晕,喁喁细语,不知是在谈诗,还是在论画,抑或交换些女孩子间小秘密。

    “那象理院会自己留用一些么”元孟冬温和问道,她向前方斜了斜身体,方便妹妹更轻松的趴在自己肩膀上。

    “就规定而言,一文不许留,所需资金先呈报给少府,再由少府下发到院中。”元纤阿凑近了,板着脸道,“如果象理院能从抄家中获得巨额利益,难免他们罗织罪状,为求财不断构陷冤狱,致使民怨沸腾。如今南域吏治稍清,各色商行中,有五成属于王府。我之所得既然足够支持开销,又何必刮地三尺才罢休。”

    “你能不被一时之利所迷惑,这样很好。”元孟冬微笑道,“再肥沃的土地,若是肆意耕种,不留下恢复肥力的时间,最后也难保寸草不生,朝廷之利皆取之于民,两者一损俱损,万没有伤毁根基反倒枝繁叶茂的道理。”

    “姐姐放心。”元纤阿笑容甜美,眼中却闪过一道冷光,“若是谁敢伤朝廷根基,我便将他连根刨出来瞧瞧。”

    今天的阳光极好,风也吹得温柔,里里外外都充满春天令人快活的气息,但在大狱的周围,依旧有股阴湿压抑的冷风盘旋不去。墙缝里,惨绿的苔藓肆无忌惮的蔓延着,脚下的泥土是诡异的红褐色,不知已经吸收过多少血液。

    外人经过这里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放轻脚步,闭着嘴,悄悄儿走过去,连呼吸也不敢大声。

    狱卒还是原来的那些,只是从士卒中调来了巡逻的人手,其中有些人褂子下面是的苍色的制服,衣角以白线绣着五音中的某个字,无比警醒的观察四周不寻常的动静。

    不是他们杯弓蛇影,而是监狱里被关的囚犯换人了,从原先人畜无害的老百姓,变成了曾经煊赫一时,在郑城只手遮天的官吏们。

    这些地方豪强和江湖中的绿林好汉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让人不敢掉以轻心。

    郑城的监狱建立已久,以青石为墙,厚度足有三尺,论高度则约莫丈许,属于拦得住普通百姓,看似结实威严,却连稍微矫健些的百姓也拦不住,更遑论真正的武林高手。但这些人只要一从墙上冒头,便立时会接到无数锋利羽箭的热情迎接。

    今天,监狱的角门那边,负责送菜的大婶按着一贯的时辰踩点达到,身后还多跟了为包头巾的年轻少妇,臂弯里也提着菜篮。

    “什么人”守卫上前喝问。

    “这是老张家的媳妇。”大婶呵呵笑道,“她丈夫今天也回家了,就想着要送点东西来谢谢各位官爷。”

    少妇怯怯的走上前,蹲身福了福,垂着头,露出乌发中的一点铜簪,她细声细气道:“是爹娘遣奴送的,今早上刚挖的荠菜。”

    守卫大概翻了翻菜篮,又看了眼年轻女子,只见对方一张黄黄的小脸,眉目中虽有几分姿色,却终究掩不住长期缺水的枯败之意,当下叹了口气:“公主娘娘说了,不许乱收东西,你还是拿回去罢。”

    少妇咬唇,小声道:“官爷若是不收,恐奴家去爹娘责骂,就容奴替婶子打打下手,做好饭便回,一米一水也不敢多沾。”

    说到最后,少女隐约有了呜咽之声,几条大汉面面相觑,只好无可奈何的放了行,其中一个还倒了壶茶送去,憨笑道:“如今姓高的倒台,城里不限这个了,小娘子不必害怕,若连口水都不喝,岂不是显得我们苛待”

    炊烟照常自后厨中升起,大婶忙忙切菜洗米,看了眼外头,压低声音道:“你家情哥哥到底是哪位,要看便快去看,我带你进来,可是担了好大的干系。”

    包头巾的少妇眼中闪过厌恶的神色,冷冷道:“放心,我去去就回,银子且少不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