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文学 > 汉季梦华录 > 1-20 对三国鼎立说NO

1-20 对三国鼎立说NO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53文学 www.53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除了沙漏依然在勤奋地算着时间,花厅内的一切陷入了停摆。。。。。。

    虽然我刚才提出的仅仅是一个假设,但是经过我的层层推断,似乎假设成真的可能性很大。

    对我来说,假设并不是假设,它是历史的必然轨迹。

    排除那些被历代儒家吹嘘得神乎其神的上古半信史时代的王道乐土,历代封建王朝总是摆脱不了这样一个怪圈:王朝建立之初,君主很靠谱,励精图治若干年进入某某盛世,后来的君主不靠谱了,王朝急速衰落,腐败由统治阶级上层逐渐蔓延,当腐败蔓延到军队这一层面的时候,就会有诸如朱重八或者完颜阿骨打那样的人物给予这个王朝最后的致命一击。再然后,新王朝建立,再把上面的剧情重新演绎一次,只不过演员由唐太宗、唐僖宗、黄巢换成了宋太祖、宋徽宗、完颜宗翰而已。

    虽然我的穿越可能会引起某些桥段的小小变化,但是剧情的主体架构会改变么五胡乱华的旷古浩劫会因此而消弭于无形么跨服超过四个世纪的悲剧会上演悲喜两重天的惊天反转么

    所有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封建王朝权力的高度集中注定了它的兴衰荣辱完全依赖于统治者的个人素质,也就是所谓的”贤人政治“。人贤政清,人亡政息的场景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出现过多少个盛世,便有多少次扼腕叹息,毫无例外

    究其原因,王朝的开拓者要么出身草莽要么化家为国,他们深知建立一个崭新的王朝需要倾注多少心血,也能深切体会百姓的疾苦,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新旧王朝交替的过程中总是有着数量极大的非正常死亡人口所以,王朝建立之初的治理总是不错的,官僚机构也总是相对清廉的,因为人口少、土地多也会让生产力的提高变得相对容易。而太祖、太宗的后代们与他们祖先的情况就大相径庭了,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让他们完全脱离群众,至高无上的权力让他们自我膨胀、目空一切,于是政治越来越腐败,内外矛盾越积越多,激增的人口和停滞不前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使民变的频率越来越高,而所谓的”五百年有王者兴“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而这一次政权的政权更迭无疑是诸多剧本中最惨的一部

    大自然给地球人开了一个”玩笑“,不过是黑色的。始于公元前二世纪的小冰河期不请自来,持续了近八百年气候变得寒冷而异常,农作物的产量越来越低,六月飞雪不再值得惊讶,黄河、长江在公元309年居然同时干涸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匈奴、羌、鲜卑、乌桓与东汉政权有那么多的冲突和战争,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张角就能仅仅凭着狗屁不通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就能轻而易举的煽动数千万的平民和政府对抗,原因就两个字而已活着

    这一世,曹操还是刘备,孙权还是司马炎,袁绍还是何进,谁是最后的赢家,有区别么没有,没有区别。他们既不能结束冰河期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亡政息“的怪像甚至,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不具备在二十年之内扫荡群雄的能力

    曹孙刘联袂贡献的三国鼎立经过罗灌水同志的深情演绎,变成了中国历史上牛人最多的时期,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粉丝顶礼膜拜,而事实上呢也许它确实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不过它更是星光黯淡的年代

    统一中国刘邦用了七年,刘秀用了十一年,杨坚用了九年,李世民只用了四年。。。。。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难道是以登上折子戏的频率来计算么一句话,能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刘邦刻薄寡恩、背信弃义也不能妨碍我们都他的热情讴歌,因为人家在十年之内便让中国走出内战阴影,让安居乐业从口号变成现实。

    没错,曹操的确很伟大,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位一体,但是他在继承了一大半东汉遗产的条件下,手握好牌愣是没能完成统一;至于刘备,也许你跟刘邦确实有那么十八竿子打得着的一点血缘关系,但是这个足以成为你铁了心要“复兴汉室”的理由么你面对虎豹骑的追赶,带着几万个百姓逃跑的初衷到底是仁义齐天还是分散敌军注意力呢你统治下的蜀国每七个百姓就要养一个军人或者公务员,你知道蜀国人民的每一天到底是怎么过的这样的国家有一丝一毫存在的理由么用百姓的血泪浇灌自己的理想,用平民的尸骨作为自己王座的垫脚石,这样的人跟“伟大”到底有几毛钱的关系

    各位豪杰,各位真命天子,这回你们努把力,加把油,少打几年成么不要那么执着,成么看在华夏五千年只出现了一次穿越的份上,你们千万别跟上次那样卧薪尝胆、屡败屡战,包括我在内的五千万劳苦大众求你们了

    去你大爷的三国鼎立,千万别来

    我长长地出了口浊气,走回位置坐了下来,想起即将到手的两件“宝贝”,心情又酸爽了不少。

    “黄公子果然知之甚多啊”左慈终于开口了。

    ”只是个人的猜想。“我再次强调了一遍,搓着手问道,”嘿嘿,看在说得还不错的份上,老神仙,那两件东西是不是该给我了“

    我跟左慈的动静不大,但仍然把其他人从沉思中唤醒了。

    ”黄公子,出家人不打诳语。不过。。。。。。“说着,左慈用眼神向我示意沮授有话要讲。

    ”黄公子眼光果然独到既然情势如此严峻,不知可有化解之法“沮授用企盼的目光问道。

    我抬起头,赫然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问同样的问题

    “当然”我苦笑了一声说道,“没有”

    众人的眼眸先是一亮,随即便又黯淡了下去。我叹口气道,“这事可是始皇帝、孝武帝那个级别的英雄考虑的。让我们一起祈祷他的横空出世吧。”

    化解之法这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复杂和困难,我既没有条件也没必要为此杞人忧天。

    沮授显然认同我的说法,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就放过我。

    ”公子刚才说到韩信、项王、高祖三足鼎立。。。。。。此种说法倒颇为新颖,公子能细细剖析一番“

    我眼中寒光一闪,严正地警告道,”大人是否知道三角形具有相当地稳定性而三足鼎立便类似于三角形,三方互相牵制、掣肘,一旦形成这种局面便很难归于一统如果当年韩信真的临阵反水,那么高祖绝对无法在七年之内底定天下所以,如果您悲天悯人,胸有珠玑,就应该竭力避免三足鼎立的情形出现“

    沮授凝神静想片刻,似有所悟,向我稽首称谢道,“多谢公子金玉之言,沮某受教了”

    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嘿嘿,我还是关注一下跟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东西比较靠谱。

    ”左大仙儿,你那东西也该给我了吧“

    ”贫道还有一个问题。。。。。。“

    ”你丫不会想赖账吧“

    ”最后一问。“左慈不以为杵道。

    ”可说好了啊,最后一问讲“

    ”公子适才言道董卓只知摧毁一个旧。。。。旧何物“

    “世界”

    “正是那公子认为之新世界却是怎么一副模样”

    ”自然是前朝文景之治的景象喽“

    这个左慈神神叨叨,还是少跟他啰嗦为好,我果断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左慈对我露了一个苦笑,叹息道,”公子言不由衷啊。。。。。。“

    ”老神仙,您到底是给还不给啊咱们还能不能愉快地聊天了“

    我今天该讲的不该讲的都讲了,您就赶紧的吧。

    左慈沉吟片刻,对甄权抱拳道,“诸位,贫道失陪片刻,告罪,告罪”

    说完,左慈起身朝厅外而去,我心领神会也告了一个罪,紧随左慈而出。

    宝贝,快到我碗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