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文学 > 汉季梦华录 > 2-5 糜竺的造访

2-5 糜竺的造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53文学 www.53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后世人要过春节,东汉人也要过春节。

    没有了噼啪作响的鞭炮声,中平四年的春节多少还是冷清了一些。为了调动气氛,我不但教会了甄大他们“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类的吉利话,还身体力行给每人发了一个红包。

    兄弟姐妹们,气氛搞起来中平三年初战告捷,今年得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春节一过,转眼便是上元佳节,也就是后世的元宵节。洛阳的街头巷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倒是显得比初一时热闹了些

    天音阁四楼

    秀儿一边对着铜镜仔细地检查妆容,一边用纤手来回摩挲着胭脂盒。

    我敲敲门,问道,”方便进来么“

    “进来吧。”

    我拉开移门,笑道,“别看了,够美了”

    “山,今儿个上元节,怕是不会有客人来吧。”

    “四楼基本不会有外人。”

    “为什么”

    “按照规制,上元节这天所有的王公亲贵、大员政要都得去千秋万岁殿给皇上朝拜,完了圣上还要赐宴。”

    “果真如此”

    “嗯。”

    “那我今天是不是可以穿回女装了”秀儿喜上眉梢道。

    “还是。。。。。。还是小心为上吧。”我拿起玉梳小心地帮秀儿打理头发,安慰道,“如果一切顺利,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去南方了。”

    “就一天行吗”秀儿嘟着嘴,带着祈求的目光问道。

    “不行小不忍则乱大谋在洛阳,无论你还是我都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命运。”

    “卢尚书他们可都是正人君子。你太谨小慎微了,山。”

    “应该是吧。”我点点头,反问道,“其他人呢”

    “你那些朋友可都是大人物,谁敢怎么样”

    “呵呵,话虽如此,还得看那个谁是谁。再说,人这东西,会变听我的不会错,你还是做回丑奴比较好。”

    说着,我便拿起小厮的衣服交给秀儿,让她去里间更衣。

    。。。。。。

    卯时三刻,开阳门大街上逐渐车马喧嚣了起来。

    “驾驾”赶车的吆喝声响彻行云,直上四楼。

    “这是谁的车”秀儿倚窗问道。

    “这揍性,一听就是卢杰。”

    “哒哒哒”

    的蹄声掺着清脆悦耳的铜铃声不紧不慢地传入我的耳膜。

    “这个呢”

    “黄少府。”

    “你太厉害了”秀儿拍手赞道。

    我一笑置之,提起笔来,准备练字。。。。。

    一盏茶光景之后,远远听见楼下响起一声“落轿”。

    秀儿:有客人来了。

    我:知道了。

    秀儿:你不下去看看

    我:又不会到这儿来,有什么好看的。

    秀儿:为什么

    我:数得上的人物这会都往千秋万岁殿去了。

    秀儿:你这人真没劲

    说完,她悄默声地溜到我身后,一把将手滑进我的衣服里,无比享受地叹道,”好温暖。。。。。。。”

    我刚要叫苦,只听甄大叩门问道,”公子,有客到。”

    我对秀儿挤了一个苦笑,撇嘴道,“年还没过完呢,让客人。。。。。。”

    话还没说完,移门已被拉开,一短一长、一瘦一壮的两位青年男子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有朋自远方来,奈何拒之千里之外乎”那位中等身材的青年男子笑着向我打起来招呼。

    “丑奴,没大没小还不去给客人泡茶”我略显尴尬地支开秀儿,对那两位男子拱手道,“招待不周,还乞恕罪。请坐”

    “斗室虽小,别具洞天洛阳三绝,名不虚传”那青年男子在阁内仔细浏览一番后,轻声叹道。

    我将这两位不速之客略作打量,那细瘦男子头戴进贤冠,内着粉绿长衫,外罩裘皮大氅,面相清俊,举止儒雅;那高壮男子,年纪略轻,留着两撇八字胡子,穿着一件褐色棉衣,腰间悬着一把长剑。

    京师不比地方郡县,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甚至选什么颜色、用何种纹饰都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否则就是逾制轻则吃牢饭,重则吃刀子

    他俩既然不是当官的,怎么会觉得自己是卢植、何进那个重量级的人物呢倒有点意思。

    这时,甄良将茶具等物安置停当,我招呼道,“二位,先喝杯茶。”

    “阁下毫不关心客从何来”那清俊男子一边呡茶一边好奇道。

    “字也看了,茶也喝了,在下名号早先也知晓了。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您请吧。”我微笑道。

    那男子道一声“有趣”自报家门道,“某徐州糜竺糜子仲也久仰太岳先生大名,冒昧拜访,死罪,死罪”

    我疑云顿消,心头大喜,新年大吉,土豪送红包来了徐州糜家可是眼下唯一能与甄家一较长短的大财阀在那段历史中,糜竺不但是刘备的大舅子,更是刘备的金主啊没跟刘备之前,单单门客,糜竺就养了一万多,那排场比什么战国四公子是大了去了

    “南糜北甄,久仰久仰”我稽首致意。

    “这位乃是某族弟糜芳。”糜竺指着那高壮男子介绍道。

    “糜子方见过太岳先生。”糜芳向我行礼。

    “久仰,久仰”

    看来“反骨仔”糜芳是跟班的,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才好撸钱。

    略作寒暄之后,我决定快速切入正题。

    我:子仲兄,听曲还是玄谈

    糜竺:非也。

    我:品酒抑或是论诗

    糜竺:亦非也

    尼玛,你以为儒雅的外表就能掩盖我狂野的内心么玩女人去娇娃馆啊,来我这除了这四样你还想干嘛

    我呷口茶,疑道,“那尊客意欲何为”

    糜竺哑然失笑道,“某往关中特地绕道洛阳,向公子请教生财之道还望公子不吝赐教”

    你这邪恶的地主资本家,这么称钱了还来向我讨教发财的门道简直岂有此理

    “呃,这方面您比我在行”我苦笑道。

    “哈哈,这便是蓟州白话么”糜竺岔开话题。

    “将就听吧,好懂的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天下何人会嫌黄白之物多呢”

    “我非常欣赏您的坦率。”我耸耸肩,撇嘴道,“可惜,我确实不会。”

    糜竺微微一笑,朝糜芳使了一个眼色。糜芳随即从袖中摸出一锭金子,置于案上。

    特么的,你把我当什么人了,一言不合就拿钱砸

    不过,此刻“黄山号”似乎在向我招手了。好像做生意跟“国事”八竿子打不着哦糜家和甄家也一向以黄河为界,井水不犯河水,被砸一下也无伤大雅嘛

    “往南去。”我松口了。

    糜竺:此话怎讲

    我:简单说吧,到南方买地种稻,然后卖到北方。

    糜竺:如此获利才得几何

    我:没错,眼下看确实没多少花头,本大利薄对吧

    糜竺:正是

    我:子仲,你看啊,眼下的豫章、会稽等地是不是地广人稀

    糜竺:正是。

    我:那地价是不是又便宜又容易买到呢在北方一亩地价值千钱,到了南方可就只有百钱啊以贵府的财力,买上个三五万顷不就跟玩一样么

    糜竺点头称是,问道,“那为何要不种麦、粟而种稻呢”

    我:问得好您知不知道,这麦一年一熟,而且这地种了两三年麦子之后就会贫瘠不堪,须闲置两三年才能再行耕种,更有一点,种麦、粟一旦遇上天灾人祸便会大幅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种稻可就不同了,不但一年两熟、可以长久耕种而且不用看天吃饭。您想想,这一来一去,一年得多收多少粮食

    糜竺奇道,“便算确如公子所言,那南方便没有人祸同为种稻,何必非要跑到北方,吾家单在徐州便有良田万顷”

    哎,富家公子比我还要不识五谷啊

    我哑然失笑道,“子仲,这便是为什么要去南方买地种稻的第二个原因了稻子必须水田方能耕种,南方气候湿润、水网密布才能种稻啊北方大多都是旱田,如何种稻至于人祸嘛,南方虽然也有五溪蛮、百越蛮,但总体来说却比北方安靖不少如果您果真这般做了,您的庄客每年都会有稳定的收成,混个温饱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样一来,别说让他们跟着张角这种二五仔造反,就是出钱让他们返乡他们都不干”

    糜竺拍案叫好道,“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我总结道,“这也就是为什么南方动乱少于北方的根本原因种稻的收益稳定,人民就安土重迁;种麦因为变数太多,人民就敢于甚至愿意迁徙人口流动性太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就提高啊您但凡做成这件事,不但利己、利家更是利国、利民,功德无量,功德无量啊”

    糜芳开口道,“兄长,此计妙绝”

    糜竺抚须点头,皱眉问道,“太岳所言确有道理不过若行此计,岂不是要举族南迁动静如此之大,只怕。。。。。。。”

    我咂嘴道,“有什么可怕的若是太平时节,此举确实会惊动朝廷。不过眼下这情形,嘿嘿,朝廷哪有闲工夫管这种小事再说了,您是南下开荒种地,又不是起兵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