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文学 > 异族:天使的陨落 > 第4章 夜入长乐山

第4章 夜入长乐山

作者:海琳娜萌萌哒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一秒记住【53文学 www.53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那几个家伙又在废话什么”上了车,方哲问道。

    “你招的人,你还不了解”寒歌说,“诶,听说这两天鉴证科的susan给你送蛋糕了。”

    “嗯。蓝莓芝士。”

    寒歌“噢”了一声后半天没了动静,方哲转过视角一看,她已经笑得肩头耸动。

    “你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

    说罢,方哲自己也笑了。这帮家伙,又在背后八卦他

    车队行驶在宽阔的道路上,渐渐远离城市。

    薄雾消散,水泥路面在车灯下滑过,虽然没有什么变化,却像久不住人的房屋,给人一种破败的感觉。

    山前平原不知何时被甩在身后,路灯的影子在车窗上快速闪过,一个接着一个,一明一暗。

    进入山区后,开着jeep指南者走在最前面的方哲把车队的速度压至每小时四十公里。盘山公路路况复杂,他宁可晚到,也不想在路上出事。

    十几分钟后,车队穿过一片狭窄的谷地,当他们从俯倾的山石下绕过,寒歌的心向下一沉。

    路灯的光芒终止,前方一片黑暗。

    停电了。

    尽管长梁公路夜间少有人至,但从它建成那天起,就很少停电。

    尽管光明之下也有罪恶,但总比一片漆黑让人感到欣慰。

    公路就像长乐山向外延伸的肢体,哪怕是一起普通的车祸,也会让人揣测不断。所以,除非电力检修或是某些迫不得已的原因,市政方面总是尽量保证这里的供电。

    从微博上的照片看,失踪者进山时路灯还亮着。那么,电是什么时候停的

    方哲再次压低车速。

    “太黑了。”寒歌说。

    是的,太黑了。异乎寻常的黑暗侵占着原本不属于它的空间。道路中央的反光带明暗不定,车灯只能在前方扫出极狭窄的一片明亮。

    这是靠近雾区的征兆。

    可在方哲的印象里,这里距雾区应该还有一段安全距离。寒歌感到背上的旧伤再次发作,灼痛难当。

    雾区,真的很近了。

    负责押后的的特案组越野车最后一个驶入黑暗,于是,明亮的那半公路又变得寂静荒凉。

    车队在黑暗中行驶了大约半个小时后,从路标上看,离目的地越来越近。

    这是一片山间平地,前方是盘山而行的公路,左侧有一条名叫梁垣的古驿道。

    驿道淹没在蒿草与灌木丛中,一端与盘山公路相连,另一端通向云雾弥漫的山中,看不见尽头。无名修道院便坐落在公路与驿道交汇的道口,像一个被时光抛弃的孤儿,独有一种遗世之美。

    秋有红叶,春有繁花,哥特风格的小教堂和本地建筑的完美结合,再加上墙垣和门楣上美伦美焕的天使雕像,使得景与物交融为一幅幅完美的画卷。

    尽管长乐山名声不佳,但在晴朗的白日,来此游玩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唯独,黑夜是它的瑕疵。因为,它是长乐山的一部分。

    几年前,有人提议将教堂整个搬迁至市区,不过,本地基督教会表示反对。他们的意见是:它既然在那儿,就让它在那儿。

    于是,修道院留了下来,像一块界石,隔在长乐山的雾气与外面的世界之间。

    当车队驶上最后一个斜坡,一阵不安涌上方哲心头。

    他果断停车,打开远光灯。

    雪亮的光芒中,报案人提到的定制版保时捷“卡宴”从漆黑中探出车尾,再向前,越过另外三辆车,几十米处,白蒙蒙一片翻滚涌动。无名修道院就像是从雾中浮出一般,哥特式的拱顶深深扎入黑暗。

    盘踞在长乐山腹地的雾气,数十年来,第一次侵入到修道院所在的山前平地。

    长乐山以雾气的边缘为界,分为内山和外山。内山终年雾气缭绕,正是警示牌上提到的不可进入的“雾区”。

    特案组定期派人巡视雾的边界,观察雾区边缘的变动。寒歌来到c城的四年里,这条界线的进退从未超过一米。精准得让人感到可怕。

    车门“砰”的一声合上,寒歌纤细的身影向雾气走去。她的背影被灯光照亮,面纱被风吹得拂动不已。

    刑警队的人都露出吃惊的表情。他们没有想到,面对长乐山诡谲的雾气,第一个走上前的居然是寒歌那个他们认为花瓶的姑娘。

    寒歌停在雾气的边缘,透过面纱的遮挡看向黑暗。

    她为长乐山的雾留在c城,讽刺的是,她却从未走进这片雾。她曾数十次眺望长乐山的雾,飘渺,苍白,在一片被雾气湿润的墨绿色中起起伏伏,就像她的心海,在长久的冰冷和沉寂中,突然就有了波澜。

    但她知道,如果她想抛弃过去的一切,就不能走进雾中。

    寒歌转身返回车边,对方哲说:“雾气已经开始后撤了。”

    后撤,意味着刚才雾气的位置还要靠前。如果雾气继续前推,今晚的调查就必须终止。

    方哲点点头,盯着并排停在院墙下的四辆车,突然说:“少了辆车。”

    “少了一辆”寒歌不解。

    “报案人说一共有四辆车上山。我记得失踪者在院门前合影的背景里有一辆银色宝马x6。我没看见这辆车。”

    这里确实没有那辆宝马车。

    显然,有人在到达后又驾车离开。

    但前往修道院的路只此一条,车队上山途中没有遇见任何下山的车。

    也就是说,在方哲和寒歌来到外环线与长梁公路交汇路口前,这辆车就已经回城了。既然这样,为什么离开的人没有和任何人联系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那辆车停放的位置可能被夜里腾起的雾气占据。

    方哲走向雾墙,但他看不清雾后的情形。灯光被黑暗吞噬,山风呼号,似乎还掩藏着另一种声音。轻微,有力,具有节奏感。

    仿佛那儿有什么东西在窥视他。

    c城人害怕长乐山的雾气,不是因为雾气本身对人有伤害,也不是说踏进雾气就立刻出事。但雾气中总有东西,说不清,道不明。曾有人目睹自己的朋友走进雾气后被恐怖的黑影卷走,从此精神失常。

    幸运的是,只要你待在雾区外,就不会有事。雾气的边缘就是安全界线。

    如果再向前,是不是就可以看清那藏在暗处的生物方哲向前一步,那声音就更清晰了。

    突然,一个念头浮出方哲的意识:如果他错了呢

    如果他错了,那东西就会冲出浓雾

    危险的预警强烈刺激着方哲的神经。他撤步拔枪,寒歌已经箭步抢上,拽得他向后疾退两步。

    一阵风擦身拂过,白色的雾剧烈震动了一下,骤然平静。惊悚的感觉消失了。突然的变动惊得后面的人纷纷拔枪。几名战术小组的队员赶了上来,警惕四周。

    “看清是什么了吗”方哲问。

    寒歌摇头。她察觉危险,但什么也没看见。浓烈的雾气之后是这片平地的边缘,空荡荡的只有蒿草随风起伏。

    难道刚才只是她的错觉

    寒歌回到方哲身边,仔仔细细地看了他一遍。

    “我没事。”方哲说。

    寒歌勉强一笑。她知道他没事,但心里忐忑不安,总觉得刚才那一刻怪得惊悚。她不禁想,如果没有听到老算子那句话,今夜她还会坚持和方哲一起进山吗

    很难说。

    “车不在雾里。”寒歌又说。

    “看来有人离开这儿了。”方哲点点头,取出手机,发现已经没有信号了。停电导致最近的信号发射塔中断工作。

    “你怎么看”张力望着修道院高高的院墙,问道。

    “现在还不能下结论。”方哲回答,“一辆车最多能坐五个人,至少还有七个人留在这儿。先进去看看再说。”

    “妈的,这都什么事儿”张力爆了句粗口,“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到这鬼地方来冒险。都特么的是闲出水来了。”

    方哲拍拍他的肩,什么都没说。

    推开修道院沉重的大门,黑暗扑面而来。手电筒的光芒陡然暗了一下,立刻又恢复正常。风扫着落叶划过地面,发出簌簌的声响。

    凌晨的夜色里,寒意更浓。

    这是修道院的前院,教堂、祈祷室、圣器室组成修道院主体建筑,呈“l”状,靠着东墙的一排平房现在被挪为管理员办公室。

    方哲留下几人在此警戒,带着剩下的人走向两栋建筑间的通道。

    逼仄的空间里,墙壁的阴影从两侧倾压而下。北风挤入,把白昼残留于此的文明气息席卷一空。

    前方的出口外就是神学院了。

    修道院和神学院原本一体,从1932年建成至1938年关闭,仅仅使用了六年时间。

    十年前,作为市级文物单位,经过小规模修葺的无名修道院再度开放,但也只限于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间短短的五个小时。

    神学院淹没在有如墨汁般的冬夜中,但寒歌在记忆中找到它的模样。

    那是一片环绕院墙而建的平房,青灰色的砖,龟裂的房椽和柱子,明亮的玻璃窗与,门也是一样,上部一半是大块的玻璃;在教室和宿舍之外,深灰的瓦片覆盖着长长的回廊,将所有房间连在一起;院子中央的池塘边立着图书馆的八角楼。

    失踪者最后出现的唱诗班教室靠近北边的墙垣,是所有教室里面积最大的一间,所以连门都是对开的两扇。

    就在那边。

    寒歌微一侧头,突然,停下脚步。神经在刹那间紧绷起来,狂暴的情绪在血管里奔涌,背上旧伤灼烧,仿佛就要迸开。

    她强迫自己呼吸,努力不去尖叫。

    风吹着窗棂“咣当”作响,潮湿的木料散发着霉味儿,和着熟悉的刺鼻气息,在风里四散开来。

    她闻见了

    那是血的味道